150名孩童完成人生“第一禮”!廣州寶墨園舉行國學開筆禮活動
來源:廣州日報
4月21日上午,150多名來自番禺區南村鎮的幼兒園學童來到廣州寶墨園,身穿漢服拜讀圣賢,習禮儀、誦經典、寫人字,在古韻飄香的文化氛圍中,完成了“人生第一禮”開筆禮。
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古人人生中共有四大禮儀,分別為開筆禮、進階禮、感恩禮、狀元禮。其中,開筆禮可謂是人生第一禮,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儀式的稱謂,慶賀人生進入一個學本領、學做人的新階段,對每個即將入學的孩童來說都有著重大的教育意義。
身穿漢服拜讀圣賢,小小孩提正襟危坐;額點朱砂學寫人字,放飛夢想授業啟蒙。4月21日上午,150多名來自番禺區南村鎮嘉洲幼兒園的學童身著燙金漢服,習禮儀、誦經典、寫人字,在古韻飄香的文化氛圍中,完成了寶墨園開筆典禮。
開筆禮的第一個流程就是“正衣冠”,《禮記》有云:“禮義之始,在于正容體”,講的就是童蒙養正由“正衣冠”開始,衣冠更能反映人的精神面貌。所謂“童蒙之學,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是也。
隨后行拜師禮,大圣至誠先師孔子是“德侔天地,道貫古今,刪述六經,垂憲萬世”的文化圣人,禮拜孔子意在培養學童尊師重道的精神。
“朱砂開智”中的“智”音同“痣”,用朱砂在學子額頭正中點上紅痣,寓意開啟智慧,寄托了孩童入學后才思敏捷、眼明心亮的殷切期望。
“啟蒙描紅”即是由主司禮官教習學生用毛筆學寫“人”字,這不僅讓蒙童在耳濡目染之下接受中國書法文化的熏陶,更是教育孩子做學問之前要先學會做人,做個頂天立地、堂堂正正的人。
“擊鼓鳴志”中的“鳴志”即是樹立自己的人生志向,而擊鼓有振奮人心、激勵奮進的作用,故鼓聲越響,則寓意孩童他日越能刻苦勤奮,實現大志。
據了解,寶墨園國學文化開筆禮的獨特之處不僅在于規模大,更值得一提的是園方充分發揚豐富的館藏文化資源優勢,以著名收藏家捐贈的北宋宣和年(清代仿制)孔子銅像,為此次國學文化開筆禮增加了莊嚴的儀式感和厚重的文化氣息。同時,寶墨園首次將大型樂器銅鐘運用于開筆禮儀式中,將“禮”與“樂”完美結合,發揚了儒學文化中“禮樂教化”的思想。
寶墨園位于粵港澳大灣區地理交通中心——廣州番禺,華南最大交通樞紐廣州南站距其15分鐘車程。這是一座集清官文化、嶺南古建筑、嶺南園藝、珠三角水鄉特色、國學文化精品于一體的嶺南山水園林,是2018年度廣東省游客滿意度冠軍景區。繼2017年寶墨園以卓越的區位優勢、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游學資源成為廣州市唯一入選全國首批港澳青少年游學基地的景區以來,寶墨園深耕傳統文化沃土、挖掘國學文旅資源,成功打造金牌項目。國學文化開筆禮,以回歸傳統的儀式、詩書禮樂的熏陶、國學文化的洗禮增強孩童們的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激發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肖桂來 通訊員 寶墨園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波、肖桂來 通訊員 寶墨園視頻/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波、肖桂來 通訊員 寶墨園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何瑞琪